(来源:天津日报)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
转自:天津日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援建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教师江绛,2011年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埃塞俄比亚教育援教,14年如一日工作坚守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教学一线,培养培训非洲教师、学员近2000人,覆盖埃塞俄比亚全国所有职业院校。他将中国职教“理实结合”特色和“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融入到埃塞俄比亚本土教育教学中,开设埃塞俄比亚首家“先进电子技术实验室”,开发完成全球首套“单片机阿姆哈拉语显示系统”,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师道博爱和工匠精神。
大爱无疆
赢得当地师生尊重
初到埃塞,江绛发现埃塞的学生时间观念没有那么强,上课总迟到,为了强调课堂纪律,8点一到,他就把教室门关上,开始讲课。为此学校还找过江绛。江绛非常苦恼,也有些许失落。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打消了江绛的顾虑,再次笃定了援教的信念。“当走进课堂,看到学生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所有的低落情绪全部消失,你尊重了他的文化背景,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真正理解他们,靠近他们,这种感觉很奇妙。”
展开剩余55%授人以渔
鲁班工坊助力非洲技能人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江绛发现这里教学资源条件有限,老师主要抄板书,设备不会操作,许多学生甚至不会用鼠标。“我觉得太可惜了,如果我在这儿的价值,还是抄黑板,何必坐10个小时飞机到这来。”所以重实践成为了江绛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多年的执教生活让江绛意识到要把中国的教育体系,尤其像鲁班工坊这样优质的技术平台大力推广出去,让中国的职业教育经验传递到世界各地。“我们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是在这个世界职业教育舞台上有一席之地的,我们甚至是有竞争力的,应该把纲领性的东西推出来,让一批年轻老师去教学一线,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职教“出海”
搭建国际合作新桥梁
江绛用实际行动架起了跨越中非职业教育鸿沟的桥梁。援教期间,受到埃塞俄比亚合作学校、埃塞俄比亚教育部数次挽留,江绛老师任期一延再延,2019年起参与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工作,担任中方联络员,承担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本土教师、学员培训工作和本土多媒体教学教材开发工作;2022年,担任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中方负责人,在当地院校组建了本土教学团队,形成了自教自学的良性运转模式,成功推动鲁班工坊纳入埃塞国家职业教育框架,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埃塞俄比亚等东非国家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职教师资培养及行业发展,被非盟总部设立为面向整个非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江绛的先进事迹以及对鲁班工坊的推广被埃塞官方媒体《先驱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50余次。他还在天津市“时代新人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演讲大赛中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他坚信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会有许许多多跟自己一样的老师,跨越山海,成为职业教育的信使,让更多远方的孩子因此看见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通讯员 余瑛
发布于:北京市富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